钓界一直延续一句“七分饵料”的话,按照常规比例来说,七分,占了一半还多,可见其重要性!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和使用习惯,可能会和钓友的习惯有冲突,但不妨碍交流,共同探讨,找出最佳的方法,或者起到一个借鉴的思路。
误区1:麸系饵料收水
麸系饵料是麸类成份比例较大的饵料,麸类自身吸水性较差,而且饵料自身会有其他的味道,如果加在一款钓手使用成熟的饵料里,就会改变原本对路的味型,并且造成饵料粘度不够,溶散过快,比重过轻,无法到达鱼摄食的水层,得不偿失。
建议在不影响主要味型,饵料状态的情况下使用类似池上,新四季、麸战、羽麸等保持原味型,改变差强状态的饵料。
误区 2:拉丝粉收水
黑坑时经常能见到一些钓友使用拉丝粉收水,这个实在是不可取,因为拉丝粉吸水性很强,如果您使用的是商品粉饵饵料,由于自身就含有一定比例的拉丝成分,这时再加入拉丝粉,大多都会出现丝量过多反而拉不出来了,或者无法混匀造成的坨状结构,拉出的饵料入水后二次吸水崩解大块脱落,造成鱼乱层。
加水多了也可以采用利用毛巾把饵团包裹拧干的补救办法。还可以使用拉饵伴侣,先把饵料用手指尖打散,再均匀薄薄的撒―层伴侣,吸一吸水快速收拢呈团状就可以了。
误区3:开饵量越多越好
很多钓友到了钓场就拿出各种型号的大盆小盆,不管窝料还是手食都先来一盆!为什么呢?有钓友解释为鱼快,怕开少了不够用,有的说是就剩这么多了,留着也没啥意义了,种种……
其实不然,首先判断鱼情一切从快是没问题的,先做准备嘛,慢下来还有时间改变饵料,战术等,这一盆饵料如果在恒温恒湿状态下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经时变化,要是夏季高温,冬季低温呢?恐怕不要说状态了,就连味型也会变化。
仔细观察那些高手开的窝料,手食都是少而精的,而且在一天的施钓过程中,至少状态饵(雪花粉,轻麸等)也有不同量的变化,添加剂更是从浓至淡,再到浓的一个完整过程。
为什么要这样呢?很简单,凌晨~早上~中午~午后~下午~晚上,这每一个时间段的温度对于饵料的经时变化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,而且从鱼的生理习惯来说,摄食高峰期往往是在每一个时间段之间温度最稳定,最接近的时候。那么,不管从味型,还是状态都决定了鱼获量。
所以最终结论也是老生常谈了,一定要学会少开,勤开,始终保持饵料的鲜味和最佳的入口状态,达到提高渔获量的目的……
其实呢,开饵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,即便是职业竞技钓高手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不同的是,他们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问题,改正问题。
相信大家,在具体的施钓过程中不断的尝试,搭配才会形成自己对饵料的认识,日积月累,最终达到高手的开饵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