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腥”味饵料,在垂钓中的如何巧妙运用?

2017-10-23 09:52:44
  香饵使用范围很广,在鱼池、在野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。开春以后在水库用腥香饵就有很好的效果。如果碰到小杂鱼闹窝、鱼离底起浮等特殊鱼情,腥香饵总是我们上选用饵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腥香饵都需要针对具体鱼情进行变化。
  
  腥,可以从浓腥变为腥、微腥、植物腥。香的变化范围更广,但是从味觉角度去看,也可以分为浓香、香、清香、清淡。清淡饵是我们常用来钓大鱼的,在人的嗅觉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的情况下,大鱼却能找到,这也是一个规律。
  
  腥味饵料由于富含大量动植物蛋白,诱鱼效果好,备受广大钓鱼人青睐。常见的有既可作诱饵又可作为添加剂使用的南极虾粉、鱼粉、蚕蛹粉、蚯蚓粉、红虫粉、鳕鱼粉等,以及添加这些饵料的合成饵料。味型多样,有鲜腥、腥香、腥膻等。垂钓过程中,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饵料,最大限度发挥其诱钓效果,成为众多钓鱼人关心的问题。
  
  不同的鱼对腥味饵料的喜好是不同的,垂钓时,要首先考虑这个问题。鱼的种类、大小,饲养方式、环境都会对鱼的口味产生影响。例如,罗非鱼、鲶鱼会比草鱼、白鲢更加喜欢腥饵;养在同一池塘中的鲤鱼、鲫鱼可能比草鱼、鲢鱼更加喜欢腥饵;同样是鲫鱼,小鲫鱼可能比个体大的鲫鱼更加喜欢腥饵,野生鲫鱼可能比精养鲫鱼更加喜欢腥饵。
  
  即使是同一鱼种,不同的饲养方式也会造成它们口味迥异,以草鱼为例,长期投放颗粒饲料喂养会比长期投放青草喂养的口味偏腥。所以,我们决定是否开腥味饵料时,要首先考虑所钓对象鱼,因鱼而变。
  
  一年有春夏秋冬更替交接,鱼儿在不同季节,对食物需求有很大差异 。
  
  春回大地,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鱼儿,需要恢复体力,对动植物蛋白需求量大,这时就应该在饵料中添加更多的腥味饵料。炎炎夏日,水中浮游生物丰富,鱼儿摄食积极,食量大,生长旺盛,部分鱼种对腥饵反而不太感兴趣,这时就应该减少腥饵用量甚至不用。中秋时节,多数鱼儿进入育肥期,随着气温不断降低,鱼儿对蛋白的需求量再次增多,这时要适量添加腥饵。隆冬时节,鱼儿很少活动,摄食以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为主,这时正是腥饵使用的当家时期,即使是以吃素为主的草鱼也基本只对腥饵感兴趣。
  
  季节是决定腥饵使用与否和使用量的又一个关键性因素。但季节的更迭是以气温为基础的,同样是冬季,南方的气温比北方要高出很多,秋季亦是如此,所以我们在使用饵料时,既要看季节,也要看垂钓时气温变化情况,一般的规律是,气温高时,腥饵使用量减少,气温低,使用量增加。
  
  钓场情况也是决定饵料使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。在对象鱼和垂钓季节相同情况下,不同钓场中的鱼对饵料口味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。众多钓友知道,水肥水瘦,水清水混,水深水浅会使长期生活于此的鱼养成不同的摄食偏好。比如,水中浮游生物多的肥水钓场,鱼儿在夏季对清淡的饵料更感兴趣,水清水瘦的钓场,腥饵则是鱼儿的美食。
  
  螺蛳多的水域,用富含螺蛳肉的鱼饵会比不含的好;而在靠近山坡的水库钓鱼,有时用含有膻味的腥膻饵料效果会好一些。小杂鱼多的钓场,如果使用腥饵就要考虑饵料能否到底和用量多少问题,否则可能会使浮漂狂舞而一无所获。总而言之,要学会辩证的分析钓场情况,然后决定腥饵用量的多少或是否使用。
  
  天气的变化也会导致鱼儿摄食口味的变化,使用饵料时,也要酌情变化。例如在夏季的闷热天,腥味重的饵料就要慎用,而秋季大风降温的天气就要考虑多添加腥饵的用量。阴雨连绵的春天,腥饵可能发挥出独特的钓鱼效果,而阳光明媚的暮春时节,则要适量添加,否则可能招致大量的杂鱼进窝,使鱼反而变得难钓。
  
  腥饵的使用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,总之,要结合垂钓时所遇到的具体情况,不断地总结经验,辩证使用,不能认为腥饵诱鱼效果好,就不分情况,随便使用。钓鱼是人和鱼的一种智慧比拼,犹如兵家作战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可一刀切,一成不变,要辩证分析,才能收到理想的垂钓效果。